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浙大首位文科资深教授!也是中国创业管理教育引领者,一家两代“丝路情”续写创新创业教育新实践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5-25

编者按

光影流转,凯歌奋进。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四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二十周年。并校发展二十年来,浙江大学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立潮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系统总结二十年来不平凡的历程,牢记使命,勇攀高峰,我们开辟《勇立潮头廿载跨越——浙江大学并校发展二十周年系列报道》专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重鸣的故事。


人物名片

王重鸣,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工业心理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起在杭州大学任教。1984年至1985年赴瑞典学习,获瑞典哥德堡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我国第一个工业心理学博士学位(杭州大学)。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与工业心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2007年荣获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浙江大学2018级研究生新生报到的那天,墨西哥小伙儿Alfredo Enrique第一次来到浙大西溪校区全球创业研究中心拜访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王重鸣教授,他是慕名来到王重鸣的门下攻读创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教育部批准浙大建立了首个创业管理专业的学位点。2017年,浙大创业管理专业又被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评选为全球15强。


王重鸣给浙大管理学院创业创新与全球领导力硕士专业留学生授课


这个专业为什么是全国首家

这个专业为何能作为

亚洲唯一代表闯进全球15强

这个故事要从20年前讲起……

    20年前,精准定位、大胆尝试,        他为中国创业管理教育打开了一扇窗       


1998年的初秋,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组建合并成新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后,管理学院涵盖了原先四所学校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旅游管理等众多学科。时任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的王重鸣需要为学院的多学科建设和发展另辟蹊径。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与发展,成为摆在王重鸣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当时,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兴名词:创业型大学。这里所说的创业和人们狭义上理解的办企业不同,它指的是大学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追求卓越的模式,并能以创新为核心推动事业进步发展。创业教育也不是许多人局部理解的“学办企业”,而是培育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个刚刚萌芽的新兴领域让王重鸣欣喜不已,他敏锐地感觉到,从这里能够找到答案。


“广义上说,创新创业研究其实是一个问题导向的综合领域,理工农医、人文经管,都可以从中找到关联问题和研究突破口。于是,当时在学院会议上,我就提出可以聚焦在创新创业领域。”王重鸣的这一想法,迅速得到了学院老师们的支持。在当时的管理学院,王重鸣带领大家深耕创业管理方向。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传统学科的发展,更要拓展特色学科和新兴领域。王重鸣与同事们的这一探索,无疑就是实现新浙江大学“异军突起”的创新型尝试。


然而,找准了方向,创业教育的抓手在哪里?这又成为摆在王重鸣面前的第二道难题。他先是率领团队与斯坦福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合作,成立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创建了“创业管理专业”。随后,在产学研联系远不如今天这般紧密的当时,他大胆地提出“创业教育零距离策略”,将研究、教学与实践“融”进了企业和科技园里。


王重鸣教授讲授创业管理课程


2006年,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当时的教育部长和五十余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在时任校党委书记张曦和校长杨卫的陪同下,走进了王重鸣在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的“创业教育零距离”基地。考察现场,大家被“零距离”的创新模式所吸引,多所重点大学的书记、校长当场提出,希望王重鸣能将这一模式也“搬”到他们学校去。也正是通过这次会议和考察,王重鸣和同事们一起为浙大争取到了全国第一家的创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得知学位点被批准设立后,高兴的不仅是王重鸣,更有他的父亲——我国已故比较教育学创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浙江大学教授王承绪。王重鸣说:“当时,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他对我说,‘重鸣,你们看得很准,教育发展的新机会就是创业教育,现在学位点也被授予了,可以招收研究生、培养新人才,这意味着你们今后开展工作有了主干,祝贺你们!’”


成绩的取得鼓舞人心,更催人奋进。在王重鸣如火如荼地开展创业管理教育实践的同时,鲐背之年的王承绪也将目光聚焦在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比较研究中。2003年和2008年,王承绪连续翻译出版了两部有关创业型大学的重要论著《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为创业型大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国际经验与示范。伴随着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如何建立创业型大学和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是第三个难题。这个难题也成为王家父子茶余饭后常常讨论的话题,在父亲病重住院期间,思考、探索、解决的重任又落在了王重鸣的肩上。


王重鸣教授与斯坦福大学米勒教授  

米勒教授曾担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和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2018年3月,教育学科一流建设国际会议暨王承绪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王重鸣应邀作《教育创新变革中的创业型大学建设》主题演讲。演讲中,王重鸣首次提出创业型大学和创业教育的七项建设和评估标准,即领导力与治理架构、组织力与团队激励、教学力与行动学习、创业力与职业通路、校企力与知识共享、国际力与大学网络、影响力与绩效指标。这七项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各有侧重地涵盖了创业教育的方方面面,获得了与会学者的一致认同,已被一些院校开始试点采用。


王重鸣在首届创新创业教育西湖论坛 


  面向2050,丝路情怀引领新方向      父与子两代浙大人,不变的是赤子深情       


王重鸣说,丝路是他们一家人的情结


时钟拨回1932年,20岁的王承绪被保送至中央大学,后在浙江大学借读一年后,决定留在浙大学习。1938年,王承绪考取了中英庚款留英,是同批20人中唯一被教育学录取的学生。当年9月,王承绪搭乘前往英国的远轮一路途径威尼斯、英吉利海峡后到达伦敦。一年后,赵端瑛(王承绪夫人、王重鸣母亲)也沿着“海上丝路”,远渡重洋,从威尼斯登岸,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


1946年,竺可桢校长到英国访问,邀请王氏夫妇回国任教,当时夫妇二人均已完成了学业,归心似箭的他们决定一有船就即刻回国。谁想,这归国的路程何其漫长!由于战后海上交通恢复很慢,从预定轮船舱位,到登轮返国,他们整整等了一年。1947年1月,他们终于从英国西面港口布里斯托尔坐上了战后开往上海的第一艘货轮,一路上不停地卸货、装货,辗转三个月后才到达上海,继而回到杭州。


这一段求学路和归国路,是从古代中国延续至今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一段求学路和归国路,是王重鸣父母辈的知识分子学成归国、报效桑梓的真实写照;

这一段求学路和归国路,见证着中国由弱变强的民族振兴;

这一段求学路和归国路,后来也深深地根植在了王重鸣的心中。1985年,王重鸣在瑞典哥德堡大学学成后,决定归国,他一路乘坐洲际火车,经由哥本哈根、莫斯科、乌兰托,历时两周,回到祖国北京。


王重鸣与百岁高龄的父亲王承绪教授


时钟拨到2018年9月12日,浙江大学召开并校发展二十周年座谈会。刚刚从海外考察回国的王重鸣,第一时间在会上介绍了自己面向“一带一路”创业创新的“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的进展情况。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正辐射全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就有着“丝路情怀”的王重鸣,2014年在全球260多所国际认证院校合作的基础上,提出由浙大领衔创建“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这一联盟已经在中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拉美的12个国家与地区创建合作基地。今年暑假,王重鸣就在拉丁美洲忙碌着。


“我们正在巴西、阿根廷、秘鲁和墨西哥创建四个创业教育合作基地,都是和当地顶尖的商学院合作。我们想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将中国的创业教育与国际上的创业教育融合,将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变成引领全球的一种优势。”


王重鸣教授参加AMBA国际认证会议


在王重鸣看来,这样的联盟,人才培养是首要的任务。现在的年轻人喜爱什么、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憧憬什么,成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今年5月,他与阿里云的2050大会合作举办了“丝路创业2050”和“大学的2050”两场专题活动,与来自海内外的350多位年轻人打成一片,在钱塘江畔共同畅想丝路创业的前景和大学教育的未来。活动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全球CEO计划主任William Barnett教授,伦敦大学管理学院新管理专业主任、副院长Stephen Todd教授,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Godley教授等应邀发表了专题演讲。


四校合并后的20年来,勤勉不辍的王重鸣成果收获颇丰。


除了在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他的高端研究与应用实践也形成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联想文化。1998-2000年,王重鸣领衔的团队通过在联想电脑公司的三年扎根研究,正式发布了“联想文化”研究成果,特别是为跨越成长的中国企业首创了具有前瞻、发展意义的四大核心价值观:“服务、精准、共享、创新”文化框架,20年后的今天,这四项核心价值观正在成为成千上万企业成长发展的核心理念。


三校联培。2007-2017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浙江大学携手世界一流商学院,与创业专业国际排名榜首的美国百森商学院和欧洲名列前茅的法国里昂商学院开展战略合作,王重鸣与同事们一起,在数年创业管理精英班的实践探索基础上,首创“中法美三校联培”全球创业硕士课程硕士合作办学模式,共同开展三校联培的“全球创业专业(GEP)项目”,荣获了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创业教育中迈出了国际化的新步伐,成为全国创业教育升级版的示范。


女性创业。2008-2018年,王重鸣又与世界顶尖的牛津大学合作,共同开展由高盛集团资助的“万名女性,创业巾帼圆梦计划”,“中国女性创业能力开发项目”。每年选拔100位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潜质、创新设想、奋斗愿景的创业女性,经过专题能力开发、3-5年跟踪服务,分析与研究女性创业能力的提升模式与策略。到2018年,王重鸣与团队一起已经研究和辅导了800多位创业女性,在创业业绩增长和新创就业机会方面全球名列前茅,成为女性创业能力开发与女性领导力研究的典范。


创业责任。2004-2018年,王重鸣连续承担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三项重点项目,聚焦企业家成长机制和创业组织变革决策与文化融合领域,通过对中国数千家创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和深度分析,提出了创业五力模型等重要成果。今年6月,王重鸣应国际应用心理学会特别邀请,在四年一度的第29届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蒙特利尔)作了题为“基于创业社会责任的变革理论”主旨报告,创造性的提出了“创业社会责任(ESR)”新概念,会后集聚了9个国家的专家启动了跨国比较研究。对王重鸣来说,讲好创业是前20年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讲好“创业社会责任”又成了他近年另一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不同于公司社会责任注重于外部的社会形象,“创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必须具备的变革创新的内在责任。


丝路联盟。2015-2018年,王重鸣以工商管理国际认证协会成员院校为基础,与全球“一带一路”沿线优秀的商学院紧密合作,创建了“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积极拓展并逐步形成了创业教育的国际合作网络,创建新一代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职业经理。也是近三年来,王重鸣以浙江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的身份,以创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了中国职业经理人资质模型与评价标准,创新性的制订了“职位适配度”的新概念和新指标,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在全国采用的评价标准。

王重鸣教授讲授女性创业领导力


王重鸣在多年系列成果的基础上,荣获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2007年“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一等奖。2012年12月,他被浙江大学聘任为首位文科资深教授,这是浙大自主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岗位与学术荣誉,享受院士待遇。


李岚清同志给王重鸣教授颁奖 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一等奖


如今,与共和国同龄的他,仍带劲地奋斗在教学、科研、育人的第一线。他的研究团队现有教师学生三十余人,只要不出差,他坚持每周一给课题组开一次晨会,每周五再开一次研讨会。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公文包是一只小型的拉杆包,里面装着电脑、满满的文稿、文件等,既方便携带,更方便他随时随地地办公。近期,作为工业心理学科班出身的他,又在积极筹备着创建中国职业经理人赋能评价中心和基于数字经济的国际丝路创业研究院。


王重鸣与参加“丝路创业2050“研讨会的学生在一起


文字记者:叶鑫

图片来源于王重鸣教授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李紫月 欣玫

责任编辑:叶鑫 李灵

推荐阅读


1.6个金奖,捧起2018“创青春”冠军杯!浙江大学再创佳绩!

2.拿下浙大学生最高荣誉!从绘画小白到建筑系学霸,她说:刻苦高效的同时也要把握机遇!

3.“创一代”们来了!197所学校、369支队伍、2000余位创新创业小伙伴们将在浙大“论剑”!

4.金庸与浙大的12个瞬间!别了,我们永远的大师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